第 4 話:「漢字文化圈」
宜誠居士
前言
有好友看了【姓名閒說】的連載,說:「宜誠兄,可否直入重點?東拉西扯,還不過彎、加速、直行?」
余曰:「怕是一路往前衝,未能來得及剎住,把客戶扔出車外,又要回頭,那也是給自己找麻煩。畢竟不是說相聲、講章回,毋須靠同行襯托,也不作興拉長回數,等打賞後再書接正文。」
友曰:「說的是。但按您節奏,客官們都散了。今時不同往昔,馬車可以慢慢走,一篇文章可以看很久。」
余曰:「吾兄所言甚是,劣弟當效神鵰俠楊過,改之。」
雖說要改,但該說的也不能落下。筆者預計數話之後,或以免費測算方式,讓平臺正式登場。總不能只靠「老誠賣瓜,自賣自誇」吧!至於如何與網友們互動,筆者仍在思索。原則上,不想麻煩別人,但求大家都方便為第一優先。因平臺已完成,只是「養在深閨人未識」。因此,在這之前,平臺所生成的報表,應如何閱讀,咱們自食其力,做必要講解,祈有機者毋須依靠他人。至少不要模糊帶過,眾看官圖個熱鬧唄!
閒話莫提,言歸正傳。
漢字文化圈
姓名學既然首重《康熙字典》,又把筆畫看得重要。這筆畫既是漢字數位化的第一步,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爾後步伐,會愈來愈大步,以求快步跨就彼岸。原本一話兩千字的篇幅,不得不稍加增多,敬請讀者們諒察。
漢字收錄已超過六萬五千字,所謂缺字或可暫置一旁。其實,按我們的設計,若有缺字,立即補上,更新資料並不會影響程式運行。假定所輸入之名字,字字都有筆畫,緊接著就是五格如何計算,才能用八十一數論吉凶。而日韓越之衍生漢字,及中國大陸的簡化字,都不同原生漢字。為了使本平臺能完整地應用於漢字文化圈,也不能只考慮《康熙字典》那四萬七千字。因為,漢字文化圈的人數,高達二十億人。
以上是日本自造漢字於【維基百科】節錄的解釋。這些漢字,雖然《康熙字典》沒有收,但按部首、部件的漢字概念,其部件、字身筆畫都能在《康熙字典》找到,同理可證,該字筆畫也很容易確認。不過,負責輸入資料者,其文史功底要求較高,心較細,工作自然也增多了。
其次,是簡化字的問題。與命理老師們討論後,有如下考量:
1,繁簡字,古已有之。平臺輸入時不再做考證,係依《康熙字典》為準。
2,漢字簡化方案,陸續公佈四批字。依1986年發表的《簡化字總表》,建表轉換。
3,如前所述衍生漢字:呎、腺、鱈等,雖《康熙典》未收,但部件、字身,同理可錄。
4,因考慮資訊化,不涉入正異體爭議。字以電腦字形為主,配合。
5,不在unicode,但在《康熙典》之內。待確認unicode字碼後再補,目前約230字。
概言之,《康熙典》已收錄,就按《康熙典》所載筆畫。若屬漢字簡化方案所載的四批簡化字,如贝、车、东、马、纟等部首或部件,一律錄入轉換表,換成繁體字再查於《康熙典》的筆畫。若《康熙典》皆有之字,不論其繁簡,如「后、後」,皆按字典所載轉換筆畫。倘若《康熙典》未收錄,如日韓越之衍生漢字,則依部件、字身之筆畫,同理可錄。目前,尚未遇到逸出上述規則,又在unicode編碼之內的情況。
筆畫轉換原則
至於為何沒有按照簡化字筆畫來做轉換呢?這是因為先賢前輩們傳承的姓名學,及論命經驗,都奠基於繁體字。而在【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】可以檢索,以姓名學為題的相關論文,其驗證也是依據繁體字。簡化字定案迄今,大約五十年左右。筆者就姓名學於簡化字方面的研究,或驗證資料,查找時確實較少。見諸論文的論證方式,有做專家訪談,提供逐字稿;也有採問卷方式填寫,回饋準確度。這是採用第三方的角度來驗證,儘量撇除主觀論述,並以學術認可並通用的論文寫作方法來呈現。
以往的評斷標準,多半是依據命理師的頭銜、師承、執業年限、有無上過電視、有無自建網站等。又或者,採用口碑行銷的模式,請用戶來做見證。也有採用命理咖啡館的型式,在輕鬆、自在的氛圍之下,達成雙贏的目標。
因為計算筆畫皆由電腦代勞,加上是科普文,所以就不一一講解。這些需要注意的細節,是我們於平臺製作規格的一小部份。雖然它跟程式員關係較不密切,但跟資料員、測試員則相攸關,對資訊化有興趣的讀者,可於規格層面多留意關注。命理老師們,對此也相當重視。若能好好地記錄下來,這些知識相信也與文字考證有關。禮失求諸野,古人誠不我欺!
以心部為例,不管是忄、心,部首都要計成4畫。而阝字做邑者,部首筆畫計邑,即7畫;阝字做阜者,部首筆畫計阜,即8畫。若以實際看到的阝去計算筆畫,則都是3畫。這就是多數人都強調按《康熙字典》來計筆畫,卻與命理老師雞同鴨講的地方。我們依據這十四大項一一針對漢字筆畫給值,校對人員也依此原則萬般留意各種具代表性的漢字。
另外,部首為肉的字,因其字首寫法不同,以朊䏓為例,前者部首為月,後者則視其為部首:肉,筆畫差了2畫,只能按其電腦字形的寫法來做部首區分。而圖表所示的讀法,只是我們內部溝通的用語,並不是正確的讀音。主要原因在於正式讀音,多數人並不熟悉。
其次原因是讀成豎心或橫心、左阜右邑,資料組的同事就知道在說那個範圍。阝讀如義,注音記為ㄧˋ,有時分不清在講阝或者義。又,忄心都讀ㄒㄧㄣ,也不易知其所指。而部首、字首所指皆為字典所載之部首,有人稱此為陽筆畫。而部件、字身,則謂陰筆畫。
筆者曾遇到好幾套系統,謂完全依據熊崎氏,且按日本習慣計姓名之筆畫。測試時,大家不必擔心不熟日本漢字輸入,用花、菊等艸字頭的字,一試即知是否符合上述十四項原則,也可自行按原則挑選例字做測試。
本表所示者屬例外字,即不按前之原則計算筆畫,而直接採用此表之筆畫。當然「罔」字亦有爭議,但目前仍按多數人的意見,將之歸為9畫字。往昔有人以罔市、罔腰命名者,今亦有新進網紅如此。另外,曾為臺灣女性首富的林謝罕見女士,名字之中就有「罕」這個字。
我們以約五千餘字,用第3、4話兩篇的篇幅,把漢字字碼、筆畫計算的方式,總算科普式的交代清楚了。盼諸君理解,面向漢字文化圈二十億人,有很多基礎工作,必須事先規劃並做好。不做資訊化,不走互聯網,天花板已明顯落下,絕難有出路。因為這二十億人只要1%的人要求服務,沒有誰能扛得住,難道要做到天荒地老那一刻嗎?
唯有藉由資訊化進行分流。有些人只是逛逛,有些人可能要下載報表回去慢慢看。那麼就算你一次來百萬、千萬、萬萬人次,電腦先生也能應付,皆不在話下。倘若需要進一步詳析,提問回覆往返,這就要雙方約妥時間,坐下來,慢慢聊。付費、測算、線上影音溝通,電腦於此領域,早已實際證明,它真的是人們的好幫手。
敬請化讚為賞、留言、訂閱、給星、轉發,我們下一話再嘮,謝謝。